【開箱】華碩 ROG STRIX GO 2.4無線耳麥/IMPACT II 滑鼠/SCOPE TKL鍵盤,走心新品!

NT$990NT$5,490

@2020/02/02 ,11:33

一口氣來一整組ROG STRIX電競新品,晉級改版的 IMPACT II 小鋼炮2代跟1代做了很大的改變,幾乎可說改頭換面,我猜是當初想篡位SICA地位吃鱉了!而短版的 SCOPE TKL 80%機械式鍵盤,身負電競社會責任而來,可以見得SCOPE確實值得成為旗下最紅的機械式鍵盤; GO 2.4無線電競耳麥,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是這次最有看頭的新品啦…

最有看頭的我覺得應該是 ASUS ROG STRIX GO 2.4 無線電競耳麥,它….根本就是無線小火神啊!!! 可惡,名字取得太不厲害了..不過單名一個GO也算時尚啦 XD! GO很厲害,無線接收器是TYPE-C 所以可以連接手機跟任天堂Switch無線使用喔,也有附帶Type-c to USB的轉接器,可以接電腦、筆電跟PS4上的USB埠使用,另外還可以連接3.5的線材。雙麥克風、降躁、可折疊翻轉、附帶收納包,整體設計細節都非常的棒!

華碩 ROG STRIX IMPACT II 滑鼠,二代小鋼炮改版的內容都滿實在的,現在正流行的輕量化僅僅79g重量比一代還輕,加入側鍵;加入樞軸按鍵;加入前噴燈(擁有AURA SYNC);DPI切換鍵改到底部;當然感應器也順應時代更新PMW3327,當然有華碩獨家可更換微動槽囉!不過外型跟一代並非1:1相同,但應該還是無法挽回SICA面臨停產的命運,再猛的功臣名將也無法改變他是前朝人的宿命。是不是該收一支SICA啦~

華碩ROG Strix Scope TKL Deluxe 機械式鍵盤!當初說全尺寸的 Scope 完全是身負重任登場,懸浮、精簡、裸軸…外觀超美的,所以安排一支選手級玩家愛用的87鍵短版款式也是很合理的!同樣亮點在於Xccurate所設計的加寬版Ctrl鍵,這對於80%鍵盤打直放置操作更棒了。而Deluxe版本就是有手靠墊啦,同樣是採用德國櫻桃軸,目前台灣上市版本有茶軸跟青軸兩種款式!有隱身鍵、FN-LOCK、全鍵可自訂按鍵與燈光!


哈~一口氣來一整組都是隸屬於 ROG STRIX 的電競新品,其實這三款剛好都是身負重任而來!晉級改版的 IMPACT II 小鋼炮2代跟1代做了很大的改變,幾乎可說改頭換面,我猜是當初想篡位SICA地位吃鱉了!而短版的 SCOPE TKL 80%機械式鍵盤,身負電競社會責任而來,可以見得SCOPE確實值得成為旗下最紅的機械式鍵盤;小火神小火神 GO 無線電競耳麥,轉了一圈還是回到當初最紅的ROG耳麥身上,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是這次最有看頭的新品啦!


我要先介紹我最感興趣的GO! GO! GO! – ASUS ROG STRIX GO 2.4 無線電競耳麥,我知道單名一個GO很淺顯易懂這支耳機可以隨行攜帶的特色,但實在是太不殺了呀!XD..

右下角有 Hi-Res Audio 高解析音質認證(有線),也通過頂尖通訊軟體 Discord 及 TeamSpeak 的認證。支援Nintendo Switch,其實也可以支援手機(接type-C無線)、PS4。


因為是TYPE-C的接收器,所以可以無線連接任天堂SWITCH唷!而且GO有雙麥克風,一個吊桿式一個隱藏式的,外出也很好用喔。


抽屜式的包裝,上方霸氣燙銀的歡迎敗家….。我覺得這款很值得納入大ROG旗下,真不知道是怎麼區隔ROG跟ROG STRIX的!


說明書非常的清楚,尤其是跟鍵盤、滑鼠相比..,一定要看一下,包含功能鍵可以控制撥放暫停/上下首,充電時間、燈光提示…..等等。


裡面就一個大硬殼的ROG攜帶包!超棒的~


背後還有一個彈性的小袋袋!


超棒的收納包,左邊有鬆緊帶可以收線材,右邊就是GO耳機的本體,可以摺疊收納非常方便。


線材附帶了 USB-C充電線1米,3.5mm音源線1.2米。 (*充電線不可變成Type-C有線)


還有可拆式麥克風,跟TYPE-C轉USB的轉接器。


ASUS ROG STRIX GO 2.4 跟 Type-C的無線接收器!真心覺得這支耳麥超好看的!!橢圓尖錐型耳罩,Y爪掛勾,可折疊,可翻轉…,還是無線呢!


黑化的耳罩超酷的啦!!其實上面一邊是ROG敗家之眼的立體同刻,一邊是ROG也是同刻。不過表層是那種摸起來很舒服的類膚漆(現在應該都不是之前那種會黏黏的材質了吧!!)。


側面耳架一段是ROG現在的視覺鐵灰色,延伸到上方頭墊直接以皮質外包,接點處更用亮銀斜切為低調的樣式做一個裝飾點綴!


可以伸縮調整大小,而且伸縮段超厚實的!!外層當然也是金屬的!


頭墊是記憶海綿,不是軟趴趴的那種,久帶很舒適也不會壓頭!


折疊的凹折處在Y爪支架連接處那邊,超愛折疊耳機的,收納桌面擺放都很方便。


關節這邊看起來也是很粗勇喔!


而且外側面是有一個銀色的立體ROG邪惡之眼!!


橢圓形的耳罩剛好符合耳朵,裡面也有印上邪惡之眼喔~。內置獨家氣密腔體及 40 mm ASUS Essence 驅動單體可提供極為豐富且純淨的聲音,以及經過優化的渾厚低音,以提供令人沉浸其中的聽覺體驗。而 Hi-Res Audio 要透過 3.5 mm 有線連接時提供喔。


超柔軟舒適的皮革耳墊!另外,各大品牌耳機皮革之所以久了之後會破碎,那是因為歐盟規定必須使用可分解的環保材質,其實那個不是瑕疵啦!!! …


Y爪勾住耳罩就可以自適貼合臉龐,相當舒適!


整體配戴感很舒適唷,重點是有極輕量的設計,因為耳罩可以旋轉,掛在脖子上也很舒服呢,這點對無線耳機很重要!然後他不壓頭不夾耳,但好穩喔~~~你低頭跟抬頭都不會掉落。


ASUS ROG STRIX GO 底下有控制鍵唷!

左耳罩底下
-【音量調整旋鈕】按下可使麥克風靜音或取消靜音
-【按鍵】按一次可播放或暫停,按兩次可跳至下一首音樂,按三次可跳至上一首音樂
-【撥鍵】選擇無線模式或有線模式
-【3.5mm音源線接孔】有線模式適用於 3.5 mm 連接器
右耳罩底下
-Type-C 充電連接埠


耳麥接孔也在左邊耳罩。吊桿式麥克風是Bi-directional雙指向麥克風,隱藏式麥克風是Omni-directional全向性麥克風!而且都有AI降躁唷~


無線使用也非常方便!

ROG Strix Go 2.4 採用領先業界的 AI 降噪技術,可提供清晰的遊戲內語音通訊效果。其演算法運用龐大的深度學習資料庫,以精確識別及抵消環境噪音。它幾乎可完全消除鍵盤敲擊聲及背景人聲等所有雜音,確保您與隊友在遊戲內可獲得清晰的語音通訊。其吊桿式麥克風為雙指向、可拆式設計,並通過頂尖通訊軟體的認證,包括 Discord 及 TeamSpeak。**無線模式使用時 AI 降噪會自動開啟,通過 3.5mm 端子/有線連接時則不支援 AI 降噪。


行動裝置可以直接連接TYPE-C接收器。而且ROG STRIX GO 有快速充電與超長電池使用時間,快速充電僅需 15 分鐘即可連續遊戲 3 小時,電池充飽電力時則可提供最長 25 小時的電池使用時間,讓你從早到晚不中斷地遊玩。

* 快速充電需使用 USB 3.0 或 USB-C 纜線。


也有附帶TYPE-C轉USB的轉接器,可以接電腦跟PS4。



當然你也可以接有線連接來使用喔!


摺疊小小的,放桌上真的很方便!


STRIX GO 2.4 有驅動面板喔,包含無線下也是可以使用的!很多的調整細節,包含EQ環境、環繞、高低音、錄音、降躁。


【華碩 ROG Strix Impact II】~再見了西卡!
不過Impact二代表現的真不錯吶!外觀有點兒素倒是真的,但主體運用新的ROG STRIX斜紋元素,微透明背殼倒是滿好看的。


輕量化、樞軸按鍵,另外也包含可DIY更換微動專利插拔槽,支援AURA SYNC燈光連動,整體規格是一顆非常優秀的中小型輕量滑鼠唷!


包裝很完善有泡殼保護,不會碰撞刮傷。裡面僅提供說明書!


採用軟質橡膠連接線。軟質橡膠結構與滑順的表面處理可降低摩擦阻力,達到最佳的效能,這意味著以最小阻力發揮最強大攻擊力。


很特別的ROG新一代滑鼠採用這樣半透明外蓋則為整體設計添加潮流感。燈光呈現是真的滿好看的!不過其他部分的透視圖我覺得真的還好欸….XD。


背面有螺絲孔位!!不用拔腳貼喔!底部有一顆可以切換DPI的按鍵,本體則捨去滾輪後方鍵。


第一次先翻背面介紹,因為IMPACT2的重頭戲就是可插拔微動啊!底部的圓形塞子拿起來可以看到拆卸螺絲了,不用拔鼠腳,這是一代沒有的,而且螺絲孔還是金屬的,不用怕一般塑料拆裝久了很容易滑牙。


慢慢的把上蓋拆開來。裡面是黑色的PCB板!


感應器採用原相科技的PMW3327,擁有最高6200dpi,最大速度220IPS,30g加速度。


可插拔微動槽被華碩註冊專利了~~~,可以隨時做更換,不須手工焊接,或是換成自己喜歡的點擊手感的微動喔。Impact 2採用的是歐姆龍omron 5000萬次微動開關。以及Alps高精密滾輪。


ROG Strix Impact II 尺寸是L120 x H62.5 x W39.5mm,對照一代Impact與SICA同等身形的L115 x W62 x H39mm其實是差不多的,不過重量調節到了79g超輕量化唷!可以看到沒有滾輪後方鍵,並且有左側拇指按鍵,同樣是左右對稱型態,按鍵為切鍵。


前方平舖直落的按鍵板有所改變,平面的鍵板在抓握滑鼠時避免誤壓到按鍵。


底下還有巧妙的前頭燈光呢!


尾部倒是跟SICA他們不太一樣了,不是蛋型設計,中規中矩對於小掌心的玩家也更合適了。


大側面的體態可以看到能夠適用於各種抓握方式,並且就是延續SICA的身形弧度,雖然是中小型鼠但側面面積不小,可以給予手指穩定抓握區相當足夠。


側面樣式為當前ROG主視覺斜紋,雖然應該很多玩家是鍾愛那特殊的瑪雅紋路的…,邊上有ROG的信仰印記唷!


拇指側鍵底部斜邊融合於側面,可以用拇指的側腹就很好操作了。


左右側面都稍微有一點圓弧,對於中大手玩家很合適,不會感到太小支而彆手。


切鍵方式,這樣設計力臂會比較短,可以讓按鍵的回饋感比較好,對於快速連擊操作更順手且續戰力長。
滾輪阻尼感適中,段落感適中有一些小聲響。中鍵觸發感不錯不硬不輕剛剛好。


透過微透明的外殼可以看到,雙按鍵加入了樞軸按鍵結構,利用彈簧和金屬轉軸以平衡按鍵,並大幅縮小按鍵與開關之間的距離。其結果可提供極短的反應時間與快速的回彈,確保每次點擊皆可達到優異的速度、反應及穩定性。


Impact II 的研發預計是要升級SICA的意思,適合多元手型,小手族當然沒有問題,若像我掌心偏小(比小手還更小一點)才會覺得稍微寬了一點點。這樣對於中大手會更好使用!


長度跟身型弧度都非常合適。


足夠大的側面,抓爪握都可以適用。小鋼炮滑鼠的用途就是為了應付靈敏操作使用的。


來看看即將可能要失傳的SICA跟IMPACT吧!之前IMPACT可以說是1:1複製了西卡取代的意味濃厚!但西卡說什麼也該是開創ROG電競大時代的功臣,實在很值得讓SICA永存於ROG作為旗下的經典小鋼炮,那是一種致敬,就像是地獄狂蛇那樣,那麼的普通又那麼的經典!ROG電競團隊應該要理解遊戲裡面除了打怪,還是有”劇情模式”的,不會說故事的電競很容易就被取代了。


IMPACT II 二代就是改良了IMPACT一代跟SICA的優勢,當然也更新更好的感應器!



IMPACT II 用大改良集合體要成為ROG旗下最完美的小鋼砲輕量化滑鼠!


前端有滑鼠噴燈。


滾輪與尾部也都有燈光效果喔。


【滑鼠按鍵】都可以自訂,滑鼠功能、鍵盤功能、巨集、捷徑、媒體。【效能】裡面四段DPI可以自由設定、直線修正、輪詢率、按鈕回應、加速減速。

**對了,雖然DPI鍵在底部,但是按鍵設置中還是有DPI切換可以使用喔!



【華碩 ROG Strix Scope TKL Deluxe 機械式鍵盤】
眾所期待的精簡式短版機械式鍵盤來啦!之前有介紹過 ROG Strix Scope ,就提到是ROG旗下非常重要的一支鍵盤了!


採用 Cherry MX 鍵軸、鋁合金框架、搭載人體工學腕墊、Aura Sync 燈效同步!目前有青軸跟茶軸兩款!


背面你可以看到鍵盤的完整Layout,還有特殊技能。這把簡潔的 SCOPE TKL DX版確實和其他機械式鍵盤有多了不少特點。鍵盤上繞一圈介紹就有:WASD戰區鍵帽、Stealth隱身鍵、F列切換鍵、左下寬Ctrl鍵設計、即時錄製巨集鍵,含手靠墊、分離式的TYPE-C線材。


禮盒包裝,鍵盤本體用著黑色布袋包覆,不用擔心運送時碰撞刮傷。


說明書、大敗家之眼貼紙、手靠墊……還有分離式的線材唷!!!!


挖屋!SCOPE 就是當前最喜愛的收邊緊湊樣式,TKL 80%型態更符合FPS玩家喜愛的乾淨俐落。而且DX版還有手靠墊呢!


分離式線材採用了Type-C耶!!不用再分正反面的連接安裝!


而且接線孔是內縮,這樣鍵盤平放時不用擔心壓線。也不會有外凸的邊緣容易卡到!我超愛這種設計方式喔~


手靠墊跟鍵盤毫無違和的接合,沒有很大的磁力可隨時分離。


玩家們可以在打字打報告的時候使用這塊扶手,平時遊戲就拿起來(打隊友!!)。


打字角度真的剛剛好,沒有卡榫所以也可以隨心所欲地擺放。


扶手是皮革軟墊,右邊有大ROG邪惡的眼神囉!


其實一開始拿到的是英文版,已經拍完照才緊急拿到注音版,所以這裡面有中英文穿插的鍵盤啦XD。目前台灣市售都是有中文注音的喔!


右上角有萬惡之眼,而且還會發光跟鍵盤燈光是一起連動的喔。


金屬底板底邊的小凹折上面還有 Republic of Gamers的信仰字樣。


背面防滑設置相當穩固,也有提供腳架可以自由調整兩段傾斜角度。腳架底部有設置防滑,同樣是非常穩定的。


兩個角度看玩家們的慣用習慣,也可以搭配手靠墊。


市售都是有中文注音鍵帽的!鍵盤功能的部分,右下角保留Fn功能鍵功能。並且Fn+右Alt可以啟用即時錄製巨集功能。

錄製方式:
Step1: FN+Alt 直接開始進入錄製(敲擊要錄製的按鍵)
Step2: FN+Alt 停止錄製
Step3: 選擇要定義的按鍵


數字1~6有側刻羅馬字1~5與Default,可以即時切換5組設定檔與預設檔。

FN+End 按住=Reset鍵盤 (要從閃紅燈變成閃綠燈才是有恢復原廠設定)
FN+1~6=切換設定檔


除了多媒體快捷之外最重要的就是F12這顆Stealth隱身鍵,鍵帽上有刻透光隱斗的圖示。這是立即保護隱私的作用,按下隱形鍵可立即隱藏所有應用程式並切換為靜音,在關鍵時刻立即確保個人的隱私。再次按下隱形鍵即可將所有視窗恢復。

FN+F12=隱藏所有應用程式並切換為靜音


我覺得這個功能超實用,自帶一鍵回桌面+靜音的隱形斗篷技能。帥吧~~你手上的鍵盤如果有軟體巨集的玩家可以學起來喔…. XD。


再來一個亮點就是FN+Ins的Quick-Toggle鍵,可以讓按鍵不需要按Fn就可以直接操作F5~F12的媒體控制跟音量與隱身鍵。不過我發現FN+Ins的Quick-Toggle鍵最大大大大的好處其實是這樣就可以用驅動來編輯自己喜歡的FN+F5~F12了喔!

方向鍵左右也可以看到側刻mode,是切換燈光模式使用。另外Del, End, PGDn加上FN各別是PrtSC、ScrLK、Pause功能,當然是為了要在右上方區塊加入信仰的發光眼睛啦!天才~~~~

FN+Ins=Quick-Toggle切換FN+F5~F12功能
FN+左右鍵=燈光模式切換
FN+Del, End, PGDn=RGB燈光顏色變換


有四顆指示燈A=CapsLK、S=ScrollLK、F=Fn Lock、WIN鍵鎖。


左下角特大號Ctrl又是一個亮點,讓FPS玩家降低按錯鍵的機率。不過這讓右邊win鍵變小顆ALT偏右空白鍵縮短,所以除了ALT鍵的操作手勢反而要稍微習慣一下,而且針對玩家想要自行更換鍵帽的話確實會有些不便。


加寬的 Ctrl 鍵可降低按錯鍵的機率,提供更高的 FPS 精準度。操作起來習不習慣我覺得算是見仁見智,一般手勢的話應該不會有很大幅度的感覺,但是對於大手玩家可能就會比較有感囉。


尤其在直立放置的時候,因為小指落點改變了,那麼長Ctrl操控起來就會特別順。


鍵帽高度是標準的OEM R4-R1。


不過R1列的長度就跟一般不同了,要自行更換鍵帽的話,可能要注意一些,可惜華碩怎麼沒有單獨把PBT鍵帽拿出來零售呢~~。


不果還好左Ctrl寬度跟SHIFT其實一樣,WIN鍵就是一般R1鍵帽,左Alt鍵也是正常1.25,唯有空白鍵可能比容易遇到瓶頸。


長按鍵採用了少見的平衡桿呢!大家在拆卸的時候要小心一點囉!


採用德國原廠櫻桃軸Cherry MX,目前有茶軸跟青軸兩款!


金屬底板,懸浮裸軸,緊湊簡潔! ROG Strix Scope 系列機械式鍵盤包含這次介紹的 TKL Deluxe 絕對會成為ROG旗下的當家花旦!


【個人化】就是全按鍵除了FN之外都可以自定義,有鍵盤、滑鼠、巨集、啟動程式、多媒體、WINDOWS捷徑、關閉。巨集可以直接錄製,有切換、撥放次數、撥放一次的循環選擇。F5~F12變成可以自訂了,超棒的!選擇啟動程式就可以自由添加快捷了。


【背光設定】有恆亮、呼吸、多彩循環、波浪、觸發、漣漪、繁星閃爍、流沙、電流、雨滴、自訂燈光。【自訂燈光】中每一顆按鍵都可以自訂模式唷~~。


ASUS ROG STRIX GO 2.4 無線電競耳麥真的相當不錯,根本應該是ROG本命才對,採用Type-C的接收器(附帶USB轉頭),也可有線連接多裝置。擁有雙重麥克風我覺得也是大亮點,並且擁有 AI 降噪;290g輕量化,可折疊可翻轉,附帶硬殼包包;充電快速( 15 分鐘即可連續遊戲 3 小時)、電力超持久(長 25 小時的電池使用);獨家氣密腔體及 40 mm ASUS Essence 驅動單體;透過 3.5 mm 有線連接時提供Hi-Res Audio!售價是$5490,竟然還不給他一個ROG名分,新品上市有贈送 ROG 耳機架!

華碩 ROG STRIX IMPACT II 滑鼠,即將要成為ROG旗下小鋼炮扛壩子的重擔,表現是真的不錯啦,輕量化結構,採用新一代的樞軸按鍵,感應器更新PMW3327,擁有最高6200dpi。可更換微動槽真的是大無敵,而且IMPACT II 有預留拆卸螺絲孔了!不過外型也作一點微調,擁有側鍵,DPI鍵放置在底部,售價壓在了千元之內$990,上市又再送限量TUF GAMING P3鼠墊喔!

華碩ROG Strix Scope TKL Deluxe 機械式鍵盤 歡呼~終於登場啦!現在還滿多玩家都愛用的87鍵短版款式!桌面擺設方便,滑鼠不會敲到鍵盤,雙手距離拉近比較不會感到疲累。 Scope TKL 同樣有加寬版 Ctrl 鍵,這樣對打直放置操作更棒了。DX版就是有手靠墊啦,角度設計很好,是我少數會全程使用手靠墊打完整篇文章的!!另外CHERRY MX軸、AURA SYNC 、鋁合金上蓋、懸浮裸軸精簡樣式。最棒最棒的是可拆卸Type-C線材呢!售價是$3490非常不錯,新品上市限量送 ROG Sheath 桌墊 價值$1290就厲害啦!

原價屋全台門市位址
原價屋網路訂購第17項-鍵盤類|第18項-滑鼠類|第22項-耳麥類

(Visited 1,222 times)
關於原價屋開箱測試與介紹︰
(1) 數據測試:數據測試所取得之樣品為廠商送測、工程師ES版本、海外同好提供,因此會因首發的韌體調校與正式上市的版本不同而導致差異,是故數據資料僅提供參考,且每個人所處的空調環境、地區氣候、溫度濕度、室內電壓、網路寬頻、搭配零件的參數設定不同而致使差異更大,若與玩家測試有出入時歡迎提供訊息彼此良性探討。
(2) 開箱介紹:由於透過網路傳遞,因此開箱品會因拍攝者使用的相機、燈光、以及用戶端的螢幕顯色能力而出現差異,若想明確演示歡迎至各地分店參考實機,所有技術規格最終以原廠為準,每個人在意的點不盡相同,文章無法太過冗長,若有疏漏之處歡迎告知,我們得以隨時補充。
原價屋電腦股份有限公司盡力維護本網站資料的正確與時效性,但仍難免有文字錯誤或甚至價格一日三變的情況發生,使用者應自行評估網站所提供之資料和內容是否正確,我們並不保證本網站所提供之服務完全無誤或不會間斷,因此…本網站保留隨時變更、修改、增加或刪除內容權利,若您持續使用或閱讀本網站,將視同您已瞭解並同意此項聲明。
 
Go to Top